第章“知识不多,词儿还不少!”
    “捏奈奈滴,早干什么去了?!”
    看田萌这一脸后悔的样子,李景霖撇了撇嘴。
    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内心倒是十分想喷出来这一句。
    但不行。
    不然呢?
    你李景霖这么大的一坨,还跟人家小姑娘上纲上线的置气?
    “去吧!”
    李景霖叹了口气。
    果然。
    理解是很难理解的,嘴巴也是堵不上的,这种头皮发麻的事情存在于许许多多的工作之中。
    一时口嗨一时爽,被听到了.那就火葬场。
    “没事了,这都过去了。”
    “没事,这事儿很常见,没了她田萌,还有王萌李萌.”
    压力来到了老爹这边。
    “唉,疏于管教,这都是我的问题。”
    “田所?是您!您好您好。”
    李景霖摇摇头,让高明别再继续深究。
    田毅收拾好东西,便从研究所直奔歌舞团。
    “李总监,您好。”
    爆发一通后,电话里的声音丢下一句“最近给我老实一点,管住嘴!”后,便匆匆挂断。
    但也不敢怠慢,与田毅握了握手。
    之前还是太过顺风顺水了。
    “很抱歉,李总监,小女给您添麻烦了.”
    闯了祸后,便赶紧给家里打了电话。
    说高明不慌那是假的。
    也不敢怠慢。
    电话里的声音短暂的沉默了下来,但很快便是山崩地裂的洪水海啸。
    就自己手捏的这些工作又有哪一种是真的简单呢?
    离开李景霖后,田萌浑身有些发抖。
    该说不说,确实怕。
    但这毕竟也是上级大哥,真要怒了,那可不是怒了一下就完事的。
    但群众工作关键还是在于疏导。
    出点问题是很正常的。
    说明白了前因后果后。
    来到歌舞团后,便赶紧给高明打了一个电话,来见李景霖。
    别看李景霖一副随和的样子,各项沟通上也都十分顺畅,看起来没啥压迫力。
    田萌虽然有些被骄纵惯了,年纪也不大,但也不是傻子。
    李景霖挥了挥手,也不愿意多提。
    任何关键项目,任何正常一点的单位,其实都很讨厌刺头的。
    看到田毅居然这么快便来了,而且是亲自到场,李景霖确实愣了愣,很有些意外。
    田毅匆忙的来到办公室后,看到李景霖,便赶紧笑着走上前来,与李景霖握了握手。
    而另一边.
    敦煌文艺研究所的田毅所长,则是开始冒冷汗了。
    “这臭丫头.”
    田毅苦笑一声,摇摇头。
    刚刚的事件,假设李景霖心情不好,不愿意解释,就算直接因为这事儿把田萌给踢出歌舞团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那么多人,保不齐谁有啥特殊想法。
    “这田萌”
    田毅倒也不遮遮掩掩,上来便赶紧认错。
    说好听点那叫不同意见,说不好听的,那就是炸刺儿,那就是不服从安排。
    事儿已经是这个事儿了,还能怎么办?
    毕竟是自己女儿。
    一个小插曲,提多了怪烦人的。
    还是那句话,李景霖真犯不上和一个小姑娘较真,解释一遍,能理解也就算了,不计较,如果还不理解,那就直接滚蛋,也没啥好说的。
    但对眼前这位,李景霖还是十分尊重的。
    对田毅的尊重,完全是基于其对敦煌文艺研究的贡献之上的。
    说起来,田毅放在世界上,那也是很有名的油画画家。
    对敦煌文化的研究也相当深刻,在夺回敦煌文化艺术定义权的领域上,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本身在艺术理论上的成就也完全不小。
    在李景霖看来。
    爹是爹,女儿是女儿。
    田萌如果当初还嘴硬,李景霖自然不会留情,跟她爹是谁没关系。
    而面对田毅,还是会保持尊重,跟他女儿是否得罪自己没关系。
    “这小崽子真的是不消停,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田毅看起来确实十分气愤。
    尤其是在得知田萌吐槽的话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半点不动,就敢直接扣形式主义的帽子!”
    李景霖看到田毅这么气愤,也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田毅这么大反应,因为什么,李景霖自然是知道的。
    这一切都源于田毅在艺术领域上的思想与认知。
    在田毅看来,保护敦煌遗产,宣扬民族风格,是重中之重,但具体的操作是怎样的呢?需要秉持着怎样的艺术思想呢?
    那便是学贯中西艺术,强调洋为中用。
    而在这过程中,是必须要详细研究西方艺术的“形式美”的。
    可华夏艺术呢?往往更注重抽象方面的“艺术美”的。
    在实践结合中,田毅一直就十分反对形式主义,洋为中用,是要用西洋艺术的精髓去表达,追逐华夏艺术的古典风格。
    所以,平日里,在家中,田毅确实是会因为在艺术界与其他人争论,而偷偷吐槽“破烂形式主义”。
    田萌似乎便是因此耳濡目染而得来的一些思想。
    只不过.田萌了解的并不深。
    并不知道“形式美”是必要的,和“形式主义”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这便是田毅生气的由来。
    “你批评形式主义可以,但你得先明白,到底什么才是形式主义!这孩子,听东西只听一半,人云亦云,如何能够独立思考?!”
    田毅很生气。
    所谓形式主义,这是一种只看事物表面,不分析其内部根本思想的一种行为与认知。
    如果放在本次事件中。
    李景霖不要求舞者懂,不要求舞者理解,更不注重实际的运用,却只是强调“必须有书面报告,报告必须XX字,必须XX格式”等方面。
    那才叫形式主义。
    因为其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与形式结合统一的科学艺术思想。
    而李景霖呢?
    并未要求格式和字数,要求的是舞者读懂,去理解,能有自己的看法,以便接下来在实际中去进行运用,这反而是一种相当科学的做法。
    让形式能够为内容进一步的服务。
    “没事的,田所,这事儿就过去了。”
    李景霖叹了口气。
    “随着后面排练工作的推进,她会理解的,得多给年轻人一点机会。”
    “唉”
    田毅也叹了口气。
    这小姑娘,简直是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心累。
    但在李景霖这里.
    其实真的还好。
    毕竟,比田萌离谱的网友到处都是,李景霖遇到的强度更大。
    这才哪到哪。
    “希望能有点进步吧!”
    田毅也没多说什么。
    李景霖这样的安排,其实非常适合田萌这种年轻的艺术从业者。
    完全可以在这样的安排下,有一次极大的蜕变与进步机会。
    舞剧的编舞,从来都是很自由的。
    或许会依托在一个标准大框架范围内,但仍然不是想象中那种“这一段是古典舞,就只能用古典舞的东西”这种刻板的说法。
    一切仍然都是为了作品本身服务。
    或许,在一段古典舞中,为了符合作品本身的内容,会加入其他舞种的元素。
    这都是十分常见的。
    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舞者必须要对自己表演的这一段舞蹈,这种设计的逻辑与原由,出处与实践的把握,有一个相当深入的了解。
    尤其是在这种历史题材的作品中,更是要明白编舞师对这段舞蹈设计中,一些灵感,是否源自于一些历史史料的考究。
    田毅自然知道,一旦能够完成这个项目,对于舞者来说,那就是巨大的进步。
    “不行!我得好好教育一下那个小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