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唐天将军 > 第五十四章 暗度陈仓

第五十四章 暗度陈仓

    当然,唐军可以绕道境内过河,但那会影响战机,出现变故。
    突厥明显是想与唐军一战,让唐军知难而退。
    峡石(今青铜峡)通道,是鸣沙渡出塞的一条通道。
    由于具有黄河天险,唐军没必要把守。
    而且峡石空地太大,很难守住。
    “我军本可从黄河外过,现不得不从黄河内行进。”
    王思礼听到这个汇报后,向李瑄说道。
    “突厥守着鸣沙渡到丰安的渡口,似乎是逼迫我军主力南下渡河,消耗我军士气。”
    李瑄向众将说道。
    这一段黄河的渡口,包括丰安军的渡口,都会被突厥监视。
    一旦唐军渡河,他们很快就会派轻骑而来。
    数万兵马,以及相应铠甲、兵器想全部过河,需数日时间。
    唐军本是灭突厥而来,主动出击,士气高昂。
    若被逼得需要多花十天时间,士气必受打击。
    李瑄注视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对众人说道:“丰安军在黄河外。可禀告王帅派遣我军,向峡口逼近。”
    定远军在灵武东北二百里,虽然也是在黄河外,因山路隔绝。定远军只能先到黄河以内,再南下鸣沙渡。
    定远军是守卫北方的门户,面向草原,可方便出塞。
    “如果突厥诸部主力,全力突袭我丰安军呢?”王思礼问。
    “我们出军的时候,鸣沙渡的经略军佯装要渡河,牵制住突厥骑兵主力。派遣另一部分经略军暗度陈仓,夜晚至丰安军渡过河。”
    “丰安军和一部分经略军汇聚在一起,就不必担心突厥骑兵。”
    李瑄回复王思礼。
    他希望能在峡石一带,与突厥骑兵一较长短。
    只要将这些突厥骑兵消灭,贺兰山以西、以北的突厥诸部,必望风而降。
    “将军妙计,不过我们需要征求王帅的意见。”
    王思礼称赞道。
    “王帅若知突厥骑兵逼近峡口,一定也会如此,或许还有更好的计策。”
    这不算什么妙计,只是身为将领的基本。
    敲定计划,李瑄立刻拟订军文,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传递给王忠嗣。
    王忠嗣应允。
    不久后,一万名经略军,南下向丰安军渡转移。
    八月十四,黄昏,张齐丘将剩下的一万五千名定远军、经略军兵马,和一万皋兰州等胡骑,列在鸣沙渡,组织上百艘小船,呈渡河之状。
    同时,李瑄率领一千轻骑,出丰安军城,分成二十队,驱逐突厥探马。
    在周边监视的突厥骑兵,见到这阵势,迅速前往峡口禀告。
    半個时辰后,丰安军渡,出现一队又一队的唐军。
    其中,身披明光甲者,竟有三千之数,还有两千唐军披鱼鳞重甲,手持近两丈长的大枪。
    另外有强弩千具,以及战车、鹿角,这些列阵防御的器械。
    这是唐军面对胡人骑兵的倚仗。
    王忠嗣将本部经略军所有披铁甲的士兵,都派遣至此。
    以防止突厥狗急跳墙,不顾一切地冲阵。
    王思礼率领城内全部步骑,出军城接应,在军城前,列开阵势。
    很快,在峡口的突厥骑兵就得知唐军有千骑从丰安军城出。
    他们怀疑丰安军会从丰安军渡过河,与唐军主力汇聚。
    但对岸的唐军,一副随时过河的架势。
    几个部落酋长商议后,决定分一万骑兵南下,另外两万多骑兵,继续驻扎在峡口。
    突厥人认为,有一万骑兵,就算丰安军出城,也可剿灭……
    阿波达干部的酋长是几个突厥部落共同推举的首领。
    他们谋求与唐军一战,击退唐军,保住自己的部落。
    投降唐人,不是他们的命运!
新书推荐: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你是认真的吗?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游戏开始! 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 扶桑剑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