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调查死者的设备暂时受阻,诸伏高明便提交了调查朝彦晴与死者岩波骏一的通话记录、聊天记录以及项目文件的搜查令申请。
安永课长已经联系上了静冈那边的交警。在等待静冈警方回复与搜查令申请的这段时间,诸伏高明开始和大和敢助一同阅读死者岩波先生过往发布的作品,试图从这些作品中寻求某些线索。而请假归来的上原由衣得知此案之后,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岩波骏一,二十年前以一部科幻短篇小说《数字焚烧》获得了芥川奖和星云奖的提名,便以此在文学界出道。而后,他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几本好评如潮的长篇小说以及数不胜数的短篇,也参与编写了五年前曾在柏林电影节提名的文艺电影《真理奈的色彩》以及去年巡演爆火的话剧《作别·黄金时代》的剧本。而他今年提名直木奖的作品是一部名为《幽灵博弈》的短篇小说,目前颇受读者与评论家好评,是今年直木奖被大力看好的热门之一。
作品众多,甚至还不包括目前尚未公开情报的游戏《迷失天堂》。
由于数次提名但总与奖项失之交臂,岩波骏一在国内文学圈里还有“陪跑之王”的戏称,但不影响读者对岩波骏一的喜爱。
虽然岩波骏一作品众多,好在,现代互联网有效地处理了这种难题——数个综合性网站收录了岩波骏一所有已公开、已出版的作品,从网站内提供的作品简介与评分以及站内站外的读者讨论中便可推导作品的内容,作品主线脉络因此可见一斑。部分铁杆读者甚至会收集汇总作者的各种访谈,分享给同样爱好的广大同好。
有这样的存在,长野警方省去了很多阅读原文的功夫。
岩波先生二十年前的出道作《数字焚烧》是一部通过叙事诡计巧妙编排的科幻与推理兼得的短篇小说。它讲述了一种虚构的未来科技与魔幻的生活方式——未来的人类出生之时将会植入一块芯片,拷贝一份数字人格上传至以现实世界为蓝本一比一复刻的虚拟世界中。当一个人现实世界生命消亡时,厚生省职员将会出动激活此人沉睡中的数字人格,而使其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永生且继续正常生活。故事开始时,身为警察的男主角一之濑亮(Ichinose Ryo)苦于破解最近的失踪案。由于失踪者没有留下任何踪迹,消失得无影无踪,警方的调查活动变得极为困难。中途,一之濑亮得到了来自另一个世界也是他以为是虚拟世界的帮助,渐渐找到了失踪案的线索。到了故事的最后,他意识到自己是因公殉职的警察,重新复生在虚拟世界中。某个反抗数字生命化的团体为了消灭数字生命,使用电子病毒入侵虚拟世界,销毁数字生命,进而破坏虚拟世界的运转。而他得到的另一个世界的帮助则来自现实世界中的网安警察同僚。在两个世界的警方协助下,入侵的病毒被消除,世界再复平静,但一之濑亮却苦恼于自己是否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站在天台上,明知自己跳下后不会死亡,却还是跳了下去。
“二十年前能写出这种小说……很厉害啊。”
上原由衣感慨。
大和敢助继续翻着阅读网站上的点评,“确实……即使是最近两年的评论,也是好评居多。”
诸伏高明则点开了关联搜索中一个公开部落格——那是一个由岩波骏一的忠实粉丝建立的部落格,收集了岩波骏一大大小小的访谈内容,甚至贴心的根据作品发布时间线做好了顺序排列。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一排,映入眼帘的就是某文学杂志与岩波骏一的对谈。
『《自我的挣扎与死亡的辩证——岩波骏一与他的〈数字焚烧〉》
Q:岩波先生您好,您这次提名的《数字焚烧》是很精彩的作品,大家对这部作品好评颇多呢。请问方便透露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源自何处吗?
A:谢谢各位读者朋友的喜爱,我感到十分荣幸。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我们学校一位前辈的毕业论文与竞赛项目。我被前辈的观点深深吸引,然后联系到了前辈,和前辈聊了很久,之后便有了《数焚》的最开始的核心理念。而后我又花了几个月时间丰富架构与内容,就变成了诸位见到的版本。原本末尾备注的致谢部分,我要写上前辈的名字,但是被前辈拒绝了(笑),前辈并不喜欢抛头露面,但是我仍然感谢前辈的启发,没有前辈,就不会有大家看到的《数焚》。』
因为这段对谈,“前辈究竟是谁”也成为了岩波骏一的读者团体中一个神秘的未解之谜。
诸伏高明摇摇头,迅速转向了岩波骏一最近新发布的提名短篇《幽灵博弈》。
这是岩波骏一时隔多年后再次回归最初的科幻题材的创作,讲述了在未来时代,一个失控的中控智能程序不断地和人类进行生死博弈,人类战败即死亡。为了销毁这个智能程序,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程序工程师田仓俊(Takura Suguru)与这个智能程序斗智斗勇,最后成功找到漏洞,战胜了智能程序。但即将在彻底删除杀死对方前,田仓俊受到了神秘威胁。为了保护全人类,他仍然启动了销毁程序,同时被威胁他的人无情杀害。
诸伏高明再次回到了记录访谈的部落格,找到了关于《幽灵博弈》的访谈。
『岩波骏一:感谢贵杂志的邀请。《幽灵博弈》的创作是为了缅怀我的一个朋友。我们是在五年前制作电影《真理奈的色彩》时相识的。他是个非常敬业的特效制作师,我们的思维也非常合拍,相性很好,即使三年前他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电影行业,转向电脑软件制作,我们也一直有联系。可惜他因为突发心脏病离世了……我很珍视这个朋友,于是为此创作了《幽灵博弈》。』
诸伏高明思索片刻,搜索找到了五年前岩波骏一编剧的电影《真理奈的色彩》的演职员表。
特效制作师的名单不算很长,他很快就找到了疑似《幽灵博弈》的灵感原型——
板仓卓(Itakura Suguru)。
毕竟……田仓俊和板仓卓的发音……就少了一个音而已。
“《真理奈的色彩》……这部电影我知道。”
听到上原由衣这话,诸伏高明和大和敢助的注意力都调转了。
“这电影今年还重映过,当时陪我中学关系很好的姐妹去看的。”上原由衣仔细回忆道,“讲的是一个叫真理奈的女孩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灼伤了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也失去了辨别色彩的能力。后来在周围人的帮助下,真理奈重新构建起了一个辨别色彩的系统,开始了新生活——是个很感人的情感片呢,当时影院里很多人都流泪了。”
“这么一想,死者的作品风格差距也太大了吧……”大和敢助头痛,“我刚在看那个话剧《作别·黄金时代》的介绍,讲的是上世纪泡沫经济的悲剧……评论都说非常忠实地还原了时代背景,非常无情又冷冽,但是又注定如此。”
诸伏高明叹气,没有多做回答,只是在后台系统中输入了“板仓卓”开始搜寻。
大和敢助凑了过来,“板仓卓?你查到什么了?”
“死者与文学杂志的访谈里提到的朋友,”诸伏高明回答,“但是已经去世了。”
“嗯……等等,怎么是在东京?还有警视厅的警方介入?他杀?”大和敢助意识到不对劲,“难不成……这两个案子会有联系?”
“不知道,但这个人或许是破案的线索。”
目前来看……如果这案子除却那个人还涉及到其他在东京的部分……必然要找她再谈一次。
可是……她真的会给出自己想要的信息吗?
大和敢助又扫视一眼板仓卓的相关信息,无奈皱眉,“这下又要多一个协同调查的地方了啊……除了静冈,还有东京……”
“静冈?”
对案件详细信息还不明晰的上原由衣疑惑。
“死者的责任编辑曾经提到过,死者每个月21号会开车去一趟静冈。”大和敢助边说边转回电脑前查看消息,“喂,静冈那边有消息。那边的交警在用死者的车牌号筛查道路监控,看能不能绘制死者的路线图,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就可以拿到。”
“好。”诸伏高明也同时收到了搜查令申请通过的回复,“静冈和东京那边的调查就拜托你们了,我现在要拿搜查令,然后出去一趟。”
大和敢助愣了一下,很快意识到对方的目的,回头注视着好友,“你不会……喂喂……那家伙很难缠啊……”
“不会出事的,放心。”诸伏高明摇摇头,“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解决案件才是重中之重。”
大和敢助知道自己拦不住,“行吧……有事随时联系。”
“嗯。”